雙良集團。凱發K8官網首頁,凱發K8旗艦廳AG。凱發K8官方旗艦廳,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日前正式發布。該文件首次提出“推進燃氣下鄉,支持建設安全可靠的鄉村儲氣罐站和微管網供氣系統”,這一提法屬于“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工程”範疇。
農村是我國能源轉型進程中容易被忽視的區域,近年來由于散燒煤引發的空氣污染日趨嚴重,農村清潔能源發展得到進一步重視。然而,在傳統能源和現代能源並存以及“碳達峰”“碳中和”願景下,清潔、農民用得起等多重目標正考驗著重構的農村能源體系。幾年前的“煤改氣”工程導致的全國性氣荒等問題仍讓人心有餘悸。
因此,“氣從哪兒來”也是推進燃氣下鄉需要回答的問題。顯然,中央一號文件所提到的燃氣並不只是天然氣和常用于炊事燃料的液化石油氣。正如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畢于運所說,包括沼氣在內的生物燃氣可與上述燃氣互補。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曾表示凱發K8娛樂手機app下載,目前我國農村(指以農林畜牧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村落)建築用能總量為3.1億噸標煤,約佔我國建築運行用能總量的1/3。其中,燃煤、燃氣和電力等商品能源佔農村用能總量的70%。
以北方農村地區生活用能構成為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姚宗路向《中國科學報》介紹,其中煤炭1.2億噸、薪柴3982萬噸、秸稈4732萬噸、液化氣203萬噸、電能874億千瓦時、天然氣55.4億立方米。北方取暖能源消耗量佔生活用能的75%~92%。
他進一步介紹,供暖熱源以散煤和秸稈、薪柴等生物質能直接燃燒為主,大量使用柴灶、火炕、爐子或土暖氣等供暖,少部分採用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供暖。
2017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役打響,“煤改氣”工程率先在北方農村展開。據統計,當年全國共完成“煤改氣”“煤改電”578萬戶,僅京津冀及週邊地區28個城市就完成394萬戶。2017年,北方冬季的藍天明顯增加,是“煤改氣”政策推行的積極表現。于是,相關部門進一步擴大“煤改氣”工程覆蓋範圍。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肖叡對此印象深刻。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煤改氣”工程超預期推進,超過了我國天然氣供應能力,部分地區存在無氣可用的尷尬局面。而我國依然是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國家之一,僅以2017年為例,我國天然氣消費總量2373億立方米,進口量92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到 38.22%。
直到2019年7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相關通知,明確提出要拓展多種清潔供暖方式,主推清潔煤、生物質供暖。也就有了後來的要求,即“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凱發K8娛樂手機app下載、宜氣則氣、宜煤則煤”。
從農村地區生活用能構成可以看出,秸稈、薪柴等生物質仍佔多數。這些生物質材料根據性質可通過粉碎和壓縮加工為成型顆粒燃料,或通過規模化方式生產沼氣,再分離出二氧化碳,從而成為95%以上甲烷含量的生物燃氣久保亞沙香。
據姚宗路等人初步測算,目前可用于沼氣生產的農業廢棄物資源總量約12.64億噸,其中,秸稈可利用資源量超過1億噸、畜禽糞便可利用資源量超過10億噸、其他有機廢棄物可利用量超過1億噸凱發K8娛樂手機app下載,沼氣生產潛力約為1000億立方米。
肖叡告訴記者,現有技術工藝較為成熟,但關鍵是原料收儲成本較高。目前生物燃氣行業生產成本為2.7~3.0元/立方米,高出各地天然氣基準門站價格1.0~1.2元/立方米久保亞沙香。
而姚宗路也提到生物燃氣價格高、並網難,難以公平進入市場的問題凱發K8娛樂手機app下載。因此,他和相關專家提出要建立終端產品補貼制度、生物天然氣配額制度等,前者參照國際可再生能源產業通行做法,給予每立方米生物燃氣1元補貼,實現生物燃氣與化石天然氣的市場化條件同等,而後者參照美國推行燃料乙醇配額制和產品補貼制度的有效做法,為保證生物燃氣全部入網,在天然氣供應市場中給予生物燃氣一定的配額。
“生物燃氣也是輔助化石天然氣,原因在于生物燃氣不夠穩定且量小。”姚宗路表示久保亞沙香,根據農村各地的特殊情況,建議因地制宜推進燃氣下鄉凱發K8娛樂手機app下載。
2019年,相關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要求“合理劃分縣域村莊類型”,包括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和搬遷撤銷類。其中,集聚提升類村莊是村莊中佔比最大的類型,約為70%。
肖叡看來,在政府組織下,適宜的村莊完全可以按照城市集中供氣的模式推行燃氣下鄉,“核心是讓農民用得起”。
“城郊融合類村莊更適合開展燃氣下鄉。”姚宗路表示,按城鄉建設規劃,統籌配套供氣等基礎設施,堅持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實現全域集中化清潔供暖。
燃氣下鄉一般用于炊事和取暖。以北方農村取暖為例,“居民使用清潔能源取暖的意願主要受家庭年收入和清潔取暖實際運行費用的影響”。姚宗路強調,農村清潔供暖要採用低成本高效的生物燃氣供暖技術模式,同時年取暖運行費要低,目前該技術模式在河北安平、臨漳等地進行了推廣應用。
根據《中國建築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2020》,目前在北方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範圍是1萬~1.8萬元久保亞沙香。以三口之家計算,按照合理的燃料支出佔比約為5%,農村居民戶均供暖費用可承受範圍是1500~2700元/年,而農村居民普遍支出意願不超過2000元。
對于那些天然氣管網覆蓋不到、用能成本過高或清潔能源利用水平較低的農牧區村莊及鄉集鎮,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支持建設安全可靠的鄉村儲氣罐站和微管網供氣系統”。該模式由專用車將燃氣配送到各村莊小型儲罐,經過氣化調壓後,通過獨立的低壓燃氣管網進入到每家每戶,用戶消費按表計量,具有安全、經濟、靈活、智能等優勢。
在我國,以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部分燃氣企業,已率先在農村微管網建設方面進行了探索性布局。青海省、湖北省久保亞沙香、雲南省示範項目實際運行數據顯示,三地居民戶均炊事用氣消費月均最高不超過30元/月,比當地瓶裝液化氣價格便宜40%以上。
《中國科學報》了解到,部分省份已率先出台專門文件推動燃氣下鄉,用燃氣替代散煤及柴薪。例如,海南省近日發布文件,明確“氣代柴薪”工作建立資金補貼省級與市縣共擔機制,管道燃氣每戶最高補貼4000元。